编者按
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、深化便民化改革,南昌水业集团聚焦企业与群众用水 “急难愁盼” 问题,近期创新推出 “临时用水 123” 特快特办机制,并深度融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(简称 “信用办”)。通过流程再造与信用赋能,南昌水业集团实现临时用水工单处理从 “常规速度” 到 “极速响应” 的跨越,为市民与企业打造出高效、透明、可信赖的用水服务新标杆。
“123” 标准定速:工单处理有了 “极速时间表”:
“临时用水 123” 机制针对企业和群众通过 12345 热线、政务服务平台、线下窗口等渠道提交的简易类临时用水工单,制定了明确的 “极速处理标准”,核心内涵可概括为 “10 分钟、2 天、3 天” 三大关键节点:
10 分钟响应:工单签收后,责任单位需在 10 分钟内通过电话、短信或系统留言联系诉求人,精准确认需求细节,同步反馈初步处理意见;若需现场核查,还需明确告知时间安排,确保诉求人第一时间掌握进展。
2 天设计:对于简易诉求,2 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处理或给出最终解决方案;即便遇到多部门协同的复杂问题,也需在 2 个工作日内确定牵头单位、责任分工及具体时间表,避免流程 “卡壳”。
3 天通水:自用户确定设计方案起,3 个自然日内完成全流程落地,确保 “三天通水”,切实解决企业与群众 “用水等不起” 的难题。
三大创新体系护航:让 “极速标准” 落地见效
为确保 “123” 时效不打折扣,南昌水业集团从流程、责任、监督三方面构建创新保障体系,推动服务机制从 “纸面” 走向 “实践”:
针对近 3 年无失信记录的企业或个人等信用良好群体,南昌水业集团直接取消 “提交证明材料” 环节,诉求可直接进入现场核实或协调处理阶段;对于需基础材料的工单,推行 “容缺受理” 与 “先通后补” 政策,允许用户先行通水,后续再补齐相关材料及费用,大幅压缩办事时间。
南昌水业集团采用 “首接负责制” 与 “双绑定责任制” 结合的模式:首个接收工单的单位为 “首接责任单位”,需全程跟踪工单直至通水;同时,将工单处理时效与部门年度考核、个人评优直接挂钩,超期未办结的责任人将被扣除当月绩效并通报批评,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将启动问责程序。
为保障服务质量,南昌水业集团建立 “第三方评测 + 回访机制”:每月对当月所有工单开展全面回访,每年委托专业机构对工单处理质量进行抽样评测,重点关注响应速度、问题解决率、群众满意度,评测结果不仅向社会公开,还将纳入相关部门年度考核,以外部监督倒逼服务升级。
南昌水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信用 + 123” 模式将社会信用体系与便民服务深度融合,实现了用水服务从 “能办” 到 “快办、好办” 的实质性转变。未来,集团将持续优化该机制,进一步提升供水服务营商环境质量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市民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的供水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