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 CENER
穗穗丰登”小使者再聚首 九洲公园开启金秋农耕体验
小
中
大
编者按
金秋十月,稻香遍野。为传承农耕文化、厚植劳动情怀,助力南昌“网红城市”建设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,10月12日上午,九洲公园“南昌城里有点田”秋收活动在九洲公园“一亩三分地”热闹启幕。来自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九龙湖校区少先队员及“穗穗丰登”小使者等一百余名青少年化身“小农夫”,在田野间体验收割乐趣,上了一堂生动的“农耕文化实践课”。
此次活动由南昌市政公用集团主办,南昌市少工委、市教育局学生活动中心指导,南昌市林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南师附小九龙湖校区、西湖区文化广电旅游局、西湖区文化馆联合承办。
压实责任抓落实:精心筹备织密保障网
为确保此次秋收活动顺利开展,林投公司高度重视、精心组织,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,提前开展了系统化的筹备工作。在场地布置方面,工作小组对活动区域进行了全方位的环境整理,不仅清理了田埂道路,确保通行安全顺畅,还精心设置了活动引导标识与农耕文化主题展板,营造出沉浸式的农耕文化体验氛围;在物资保障方面,公司细致准备了草帽、镰刀、毛巾等全套劳动物料,确保种类齐全、数量充足,让每位参与者都能获得完整的农耕体验;在安全保障方面,公司联合农业专家团队对活动动线进行了科学规划,在稻田区、脱粒区、科普区等关键区域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,并配备了完善的防护设施。同时,公司还精心组织了一支专业的志愿者队伍,通过系统培训和明确分工,为活动现场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与引导服务。
沉浸农耕体验:躬身实践解码丰收密码
为活动现场以“自然课堂”的形式,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农耕文化体验。在农业志愿者和专家的指导下,学生们分组参与了稻谷收割、归拢捆扎、脱粒装袋、田间拾穗等全流程农事操作。镰刀起落间,稻穗应声而倒;脱粒机吱呀作响,金黄的谷粒纷纷扬扬落入袋中。孩子们弯腰拾穗,以行动践行“颗粒归仓”的节约理念,深刻体悟“粒粒皆辛苦”的劳动价值。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感叹:“亲手割稻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!”
农耕科普互动区内人头攒动,学生们簇拥在“二十四节气农事图谱”“水稻的一生”等主题展架前,兴致勃勃地观看学习。南昌市农科院专家现场讲授“农耕知识小课堂”,结合实物教具讲解水稻生长周期与农具使用方法,让学生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,理解“春种秋收”的自然规律,感受传统农具与现代农技的演变历程。
多元协作共建:探索“城市田园”可持续发展路径
为本次活动不仅是青少年劳动教育的生动实践,更是南昌探索“城市公园+劳动教育+文旅融合”新模式的重要契机。未来,活动将围绕“成果共享、深度参与”理念,着力做好“秋收下半场”的延续与拓展。通过将收获的稻米加工成米糕、米粉等特色食品,以及利用稻草制作手工艺品、创意稻草人等文创产品,实现从“田间到指尖”的价值延伸,让更多市民共享秋收成果,感受农耕文明的当代价值。
在此基础上,九洲公园将持续深化“共建共治共享”机制,围绕市民不断增长的文化与体验需求,拓展农事体验、亲子互动、节气课堂等多元场景。通过政企联动、家校协同的有效合作,这里将逐步发展成为集生态涵养、劳动教育、文旅融合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——既是市民亲近自然的“城市后花园”,也是青少年感知农耕的“校外实践场”,更是南昌文旅融合的“城市新名片”。这一持续耕耘的过程,将为“网红城市”建设注入更丰富的人文内涵与发展动能,让传统农耕文化在现代城市土壤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
相关资讯